每日新聞

癢癢別再抓了!「異位性皮膚炎」原因、症狀、治療一次解答

新聞 2022-12-01 優活健康網


季節轉換之際,氣溫變化大,易造成異位性皮膚炎復發,「癢癢別再抓了!」是近來皮膚科診間常聽到的話,一名5歲男童因異位性皮膚炎發作,整晚不停抓癢,無法入眠,不只破皮流血,傷口甚至出現發炎、流膿等細菌感染的情況,患處佈滿新舊傷口,令人相當心疼。雙和醫院皮膚科醫師施怡賢表示,小朋友因搔癢難耐,無法獲得充足睡眠,精神不濟的情況下,影響到白天的飲食、學習等活動,家長也感到滿滿的疲倦與挫折。

施怡賢指出,與異位性皮膚炎奮鬥是條漫長的道路,雖不一定能根治,但卻可以控制。平時以加強保濕、避免刺激、遠離過敏原為照護原則,降低觸發因子;在發作時,則建議依照嚴重程度輔以局部或全身性的治療。隨著醫療技術日新月異,戰勝異位性皮膚炎不再遙不可及。

異位性皮膚炎成因

異位性皮膚炎為台灣常見的皮膚疾病,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的發炎疾病,主要是由先天性免疫調節異常及表皮內在調控失調所引起。異位性皮膚炎的形成和兩大因素有關:

表皮屏障缺陷:像是纖聚蛋白缺陷、神經醯胺不足等等。

免疫細胞過度反應:當特定免疫細胞以及T細胞過度活化,就會造成皮膚發炎,形成泛紅、發癢、脫屑等臨床表現。

異位性皮膚炎症狀

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灶分布隨著年齡而有所不同:

嬰兒及幼童:病灶主要分布在臉、手肘及膝蓋。

年紀較大的小孩:在四肢彎曲處出現慢性苔癬化病灶。

青少年或成人:少部分病患可能會好轉,不再復發;但大多會持平或改變型態,甚至變成嚴重的局部病灶或全身性輕度病灶。

根據統計,目前全世界約有5~20%的小孩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台灣則有超過200萬名患者。很多病友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發病,除嚴重搔癢帶來的不適外,紅斑、丘疹及反覆發作造成的皮膚苔蘚化,不僅讓病友對治療失去期待,產生壓力與負面情緒,也間接影響到患者自信、社交及人際關係發展。施怡賢舉例,曾有患者因手部有大片病灶而不敢與人握手,長久下來演變為社交障礙,加上其消極態度,在求學及求職過程中頻頻碰壁。

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方式

由於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牽涉到多種機制,少數特別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甚至可能需要醫師開立生物製劑或免疫抑制劑來進行治療。一般常見的輕微異位性皮膚炎可由以下3大治療產品來改善:

皮膚保溼劑:皮膚保溼是對抗異位性皮膚炎的基本要素,含水量較少的油性軟膏通常有較好的保濕效果,含尿素成分的亦可提升保濕效果。保濕產品應該一天至少使用兩次,或是在感覺到皮膚粗糙乾燥時就使用,特別是在皮膚清潔之後,例如洗澡或洗手。 皮膚止癢劑(抗組織胺):異位性皮膚炎會伴隨皮膚癢的症狀,因此病人經常使用抗組織胺外用藥膏來抑制患部的發炎反應及搔癢感。市面上許多止癢藥膏會添加薄荷醇、冬青油或樟腦等清涼劑,透過清涼感來分散對癢感的注意力,但要注意的是,患部皮膚若過於脆弱敏感,也可能因為清涼劑的刺激而誘發紅腫等反應。此外,2歲以下兒童應避免使用添加薄荷醇、冬青油或樟腦等清涼劑之藥膏。對於搔癢感較嚴重的人也可併用口服抗組織胺,但應注意第一代抗組織胺容易有嗜睡的副作用,使用後應避免操作機械或開車等需要專注的工作。 外用類固醇:外用類固醇可說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主力,但長期使用外用類固醇會造成皮膚變薄、變色等問題,且類固醇的強度與劑型不同,適用的皮膚部位也不一樣。民眾使用時應遵照醫療專業人員的指示,切勿自行用藥,亦勿自行增減頻率及塗藥範圍。

如何照護異位性皮膚炎患者?

施怡賢建議,若對象為幼童,除了定期就醫接受治療,發病時可先從降溫、通風開始,並利用其他事物轉移注意力以免抓傷;平常則注意保濕、避免刺激及遠離過敏原等照護原則。

至於兒童或青少年,在心理支持的部分得特別注意,像是青春期的焦慮,或是求學、準備考試過程中的壓力都有可能觸發皮膚炎。以藥物控制、改善病況外,必要時也可尋求心理諮商協助,或是找到適合方式抒發內心壓力,像是適度運動、規劃具創造性的休閒活動或加入同儕團體分享心情等。

轉自此處


返回